-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这项...[详细]
-
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 陕西蒲城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水利奠基人”。,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最大的近代水利专家。兴修水利,造福三秦。李仪祉筹划关中八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详细]
-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上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林州人...[详细]
-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详细]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该工程1988年完成。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详细]
-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小浪底工程在“八五”期间动工兴建。小浪...[详细]
-
李冰,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他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李冰任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2000年,...[详细]
-
禹,姒姓,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称为夏禹,远古传说中的著名治水人物。他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淹没了房屋,冲坏了田地,百姓们深受其苦。尧命崇...[详细]